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社会-- 党风廉政

党风廉政

辉煌的延长石油及其第一位模范厂长陈振夏——贺彦清

发布时间:2023-06-19 10:37:32 浏览次数:353 来源:  分享:

image.png

    为献礼二十大、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共延安市委老干部工作局与延安市融媒体中心再度携手,特别推出广播节目《献礼二十大·永远跟党走—— 党的故事我来讲(第二季)》,作为党的追随者、时代更迭的见证人,我们将继续邀请多位为延安贡献过青春与智慧的老干部走进广播直播间,讲他们眼中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


image.png


本期嘉宾:贺彦清,男,中共党员,曾任中共延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宣教党委书记、宣传部三级调研员,现为延长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


辉煌的延长石油及其第一位模范厂长陈振夏——贺彦清


辉煌的延长石油及其第一位模范厂长 陈振夏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而延长石油在中国石油史上又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
据考古学家考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石油的国家。3000多年前周代《易经》中就有“上火下泽”“泽中有火”的关于油气火苗的记载。另据《汉书·地理志》载,在今陕西延长县,水面上漂有可燃液体,人们“接取用之”。《后汉书》《水经注》《元和郡县志》等不同时期古籍都对先民们开发利用石油有所记述。
石油在古代的用途已较为广泛,有用于日常生活的,有用于书法绘画的,也有用于医疗的,甚至还有用于军事的。
在宋朝以前,“石油”并不称石油,而叫硫磺油、雄黄油、石瑙油、猛火油、火井油、泥油、石漆等,名称较多。宋代科学家沈括所著《梦溪笔谈》称,“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石油”这个名字。这里的高奴县即今延长县。
近代以来的旧中国,国家民族积贫积弱,无力大面积勘探开釆石油,我国被许多外国专家扣上“贫油”的帽子。
好在,百余年前的1907年,在当时的候补知县洪寅等一批有识之士积极奔走努力下,在延长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诞生了。
百年风云激荡,百年铸就辉煌。在数代延长石油人的艰苦努力下,如今的延长石油,已经是驰名中外的大型企业,名列世界500强。延长也成为举世闻名的石油故里,这里不仅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也是埋头苦干优良传统的发源地,更是中国石油人的朝圣地。
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百余年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但其经过的道路并不平坦,而在这不平坦的道路上,延长石油能走到今天的辉煌,是与一名老厂长分不开的。他就是延长石油厂第一位模范厂长陈振夏。
陈振夏(1904-1981),上海崇明人。
1938年2月,从上海辗转到延安,受党组织派遣,到延长石油厂担任技正和工程师,成为延长石油厂生产负责人。
当时延长石油厂共有职工50余名,日产原油只有100多公斤,几乎处于停产状态。
要恢复和增加产量需要修复旧井或打新井,但是,当时
打井设备器材——没有!
技术资料——没有!
技术工人——也没有!
哪块能打井出油——不知道!
真可谓一穷二白三茫然!
但这一切难不倒勤学善思、聪明智慧、吃苦耐劳、敢于创新的陈振夏!
他不断向老工人和当地群众学习,到附近村庄搜集战争期间疏散在四处的设备器材,对废旧设备进行修复,通过科学实验进行技术改进,实在找不到的配件就自己打造或用木头代替。
为了把战争期间疏散在四处的设备器材情况搞清楚,陈振夏亲自深入延长至永坪沿途过去藏机器的各个村庄,访问当地群众,将藏机器的窑洞逐个清理,造册登记。他还撰写了书面报告,提出用收回器材打新井的建议计划。当时,打油井需要技术,大家都没有学过地质,怎么办?厂里原有的地质资料,早已遗失殆尽,更没有测量仪器。陈振夏到处搜集参考书,只找到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化学工业大全》,其中的石油卷,还是主要讲石油提炼的。而怎么测量,怎么定井位,问题和困难一个接一个。但陈振夏没有被困难吓倒。他逐个询问老工人,听他们回忆相关往事。他跟着老工人,爬到延长西山上,调查、寻找曾经选定过的井位。几经调查,在延一井北面的半山坡上,选定了延19井位置。
由于缺乏打井所需的各种钢材,钻井井架除了4根角柱用的是6英寸的钢管外,其余部分,用的都是木结构。蒸汽机底座、传动机构的承力立柱和横梁(可叫“油梁”),都是陈振夏带领工人们到深山老林里砍伐原木并拉运回来。最大的油梁约10米长,最大剖面须达到600×1000毫米,而且要求木质必须结实。因为要找尺寸足够的原木,他们只好带着干粮,拿着灶具,自己做饭,晚上住在野地里。陈振夏与工人们吃住在深山。有时,几天几夜回不来。
至1940年春,陈振夏带领大家硬是靠东拼西凑、人拉肩扛、自修自造一举在延长西滩洼半山坡上钻成延19井,初日产量竟达到1.6吨!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大家亲切地称这口井为“起家井”。
他总是想法设法做到物尽其用。每一颗螺丝钉,每一段钢丝绳在他那里都是打井的“瑰宝”。当时,只有两部标准顿钻,两套打井动力。陈振夏帶领工人师傅认真操作,精心维护,生怕损坏任何一个零部件。钻头刃口打钝了,钢了又钢。管钳的牙齿磨光了,锉了又锉。钢丝绳,只有200多米的一根比较新,其中还有不少松绽或断股,锈蚀不堪。陈振夏和工人师傅们,利用工余时间,细心地将每一根断、坏钢丝剔除或剁掉,把新的重新拧铰起来使用。他语重心长地对工人们说“这200米钢丝绳,可是我们打井的生命线呵!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珠子一样爱护它。”
他常常通过技术改造,变被动为主动。在炼油厂期间,沿用原来的大小两套老式单独釜炼油。装锅、烧火、出油、分蜡,全部都是手工操作。为了解决燃料问题,陈振夏带领工人上山砍柴,开荒种地,这样在解决燃料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粮食问题。他还用单独釜里清理出来的锅巴、油土,掺上碳沫制造混合燃料。一锅这样的燃料,可抵石炭225公斤。为了加快炼油速度,陈振夏在炼油釜里钻出钻进,反复研究,改敞口小火脱水为加盖大火脱水,每炼一锅油可缩短2小时左右。为解决材料问题,陈振夏想尽了办法。用石灰代替石棉,用动物骨灰代替硫酸,用玻璃屑代替汽门砂。因七1井、七3井打出旺油,加工设备明显不够用,陈振夏带领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取出美国人在延长打井时下在井里的20多根12英寸的套管,经破开展平,铆制了4口炼油锅、1台蒸汽锅炉,不但解决了原油加工设备不足的问题,还顺便增加了打井设备。月炼油量达到15000小桶,比原来每月2700小桶增加了5—6倍。
他经常自加压力,不断扩大再生产。在努力提高炼油量的同时,陈振夏还在增加成品油种类方面下功夫。他从实际出发,与工务科长顾光研究生产黄油。他们以重油为原料,经过10多次试验,终于试制成功,投入生产。这一新产品的诞生,使陕甘宁边区各种机器所需要的润滑油,开始自给。更可贵的是能变废为宝,掌握用油渣提炼油墨的技术。1943年冬天,职工用浸湿的32条毛巾,扑灭了炼油部土油池的一场大火,也是用土办法代替消防器材的生动例子。
他既善于动脑,也勤于动手。在技术力量相当薄弱的条件下,石油厂设备却在陈振夏领导下,不断扩充。从只有一盘烘炉开始,逐渐充实到拥有了6尺8车床两台,手摇钻、手板刨各1台,小化铁炉1座,烘炉2盘。为了克服设备和原料匮乏的困难,陈振夏想了很多土办法。一次,钻杆丝扣坏了,车床太短,无法维修。陈振夏与技术工人刘国威干脆把两部车床接起来使用,把钻杆丝扣车好。又一次钻机大轴断了,为了不延误钻井工期,陈振夏与锻工一起,硬是在烘炉里锻造,运用公母榫原理,加以修复。烘炉里温度非常高,他们的衣服都湿透了,汗水顺着脸颊一直流淌。在高温烘炉的炙烤下,汗水变成了蒸汽,眼前一片模糊。无奈,他们就轮流着大干,直到大轴锻造好为止。
延长人素来崇拜牛,以牛为精神图腾,称有本事能干成事的人为“牛人”。陈振夏就是这样苦干实干的“牛人”!
1941年12月,陈振夏被正式任命为厂长,厂里职工也发展到上百人,并且修建了石窑、工房、制蜡冰窖等,成立了修理部,修配机器、研制锅炉和炼油锅。还自办了小煤窑!
1943年,七1井、七3井先后喷油,当年原油产量达到1279吨。
陈振夏设计改造土法炼油,生产了大量汽油、煤油,提炼出了润滑油和黄油等,保证了党中央和边区政府、部队和人民的生活用油,而且印刷油墨、军工用油,燃料、洋蜡都得到充足供应。
延长石油成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有民谣称“延长石油点亮了枣园的煤油灯,枣园的煤油灯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
延长石油厂赢得了“功臣油矿”的美称。厂长陈振夏的名字也传遍了延安,传遍了边区。
1944年5月1日至25日,在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暨职工代表大会上,边区政府向陈振夏颁发了“特等工业模范工作者”奖状,以资鼓励。
5月22日,毛泽东亲笔为陈振夏题词:“埋头苦干”,这是对延长石油人最高的褒奖。
同年7月底的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陈振夏先进事迹的专题报道,赞扬他“对本身业务非常尽职,终日不倦”,“把专门的技能与群众的伟大创造结合起来,从来不以技能自私,从来没有门户之见”。
当年12月下旬,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大会隆重开幕,评选出新一届特等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陈振夏榜上有名,再次被授予“特等工业模范工作者”称号。
颁奖会上,边区政府领导把毛泽东题写的“向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英雄致敬”的奖状发给了他,这是毛泽东第二次题词表彰陈振夏。1945年1月10日,毛泽东在大会上作《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的报告,肯定了陈振夏等英模“有许多的长处,有很大的功劳”、起了“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
1945年2月,陈振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在延长油矿成长起来的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他走到哪里,就把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带到哪里,把延长石油人的埋头苦干作风传到哪里。
新中国成立后,陈振夏带病先后在河北石家庄农机厂、石家庄动力厂和保定机床厂任副厂长、厂长,在转任厂长的近20年中,一直住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宿舍兼办公室里,组织上几次要给他调整工资级别,他都主动放弃。
1972年,退休后回到家。他继续保持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组织给他300元安家费,他没拿;给他新建房屋,他不要,提出要和群众一样分配公房,几次请他搬进新楼居住,他都婉言谢绝。他说:“我出身乡村,在延安住窑洞,现在住这样的房子已不错了,和群众相比,我的住房还算是好的。”县里照顾他去医院看病可用小汽车接送,但作为老石油人,他宁要老伴叫三轮车,也不让国家为他耗费汽油。
1973年,他将变卖两间住房所得650元全部交了党费,还把乡下老家3间房屋送给生产队开店。
“不徇私情不特殊”、“共产党员姓‘公’不姓‘私’”,这是陈振夏经常讲的两句话,也是他的处事准则。他退休后,参加组织生活风雨无阻,有时卧床不起,也一定要老伴代他请假。
陈振夏把毕生精力都用在了开矿办厂为“公家”了,作为老厂长,他的聪明才智毋庸置疑是用在了“刀刃上”,作为老党员,他的聪明才智毫无疑问也是用对了地方。
他,刚骨所在,夫复何求;不虚此生,无怨无悔!他用一生忠实地践行了延安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