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延安情 | 油灯下苦读备课,为了那群陕北娃
发布时间:2022-10-29 11:06:29 浏览次数:683 来源:中华魂网 分享:
1969年,近两万八千名16至20岁的北京知识青年,告别首都的繁华,发扬前辈“爬也要爬到延安去”的革命精神,乘坐 “知青专列”奔赴圣地延安,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在这片贫瘠又富有的黄土地上。
半个世纪后,从青年走到暮年,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深藏着一个圣地情结,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矗立着一座精神丰碑,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流淌着爱党爱国的红色血脉。五四青年节之际,“中华魂网”特別推出“北京知青延安情”专栏,让正值青春或曾经青春的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倾听北京知青在延安插队的青春故事,看他们如何在艰苦环境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中接受一次精神洗礼。“是夏老师吗?真的是您吗?”几个有些面熟、一下却叫不出名字的中年人把我团团围住,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这不是在梦中,是我2010年参加营造北京知青林重回第二故乡安塞时的一幕。那天傍晚,我们一行70多个北京知青乘车途经安塞县城滨河广场,一下车就被消夏的父老乡亲簇拥,融人了扭秧歌的队伍中。久违的乡音、欢快的乐曲让我流连忘返,我为第二故乡安塞的巨变感到欣慰又震惊。时间短暂,同伴高声招呼我上车。我刚一回身,几个中年人呼唤着“夏老师”急匆匆围住了我。细打量跟前的这位身材高挑、年近五旬的陕北婆姨,果真是我当年的学生方文梅,她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老师啊,30多年了,您的学生可想念您啦!”消息传得很快,当天晚上,10多个学生相约来看望我,有的专程从延安赶来,有的特意把亲手绣制的鞋垫送给我留念。望着这些已年近五旬的面庞,我的脑海里浮现的却依然是他们40年前那活泼可爱的模样。我们一起开心地唱啊,聊啊,相逢的喜悦难以言表。我一一呼唤着他们的名字,思绪回到了几十年当教师的美好记忆中…….1970年仲夏,我们这些北京娃来陕北插队已经一年多了,从当初对这块神奇的黄土地的好奇、憧憬,到之后的彷徨、思乡,随后而来招工的浪潮牵动着每一个知青的心,当时我被聘为王窑公社公办学校老师。“教师”在我心中是神圣的,当一名教师也曾经是我年少时的美好理想。我第一次站在讲台前,望着那一张张质朴纯真的脸庞,那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我的心在颤动,这些山里的娃娃渴望知识,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说实在话,我这个来自北京的知识青年,实际初中还没毕业,登上讲台才知道自己底蕴不足,深深地体悟到“给人一杯水,必先具备一桶水”的涵义,于是下决心鞭策自己要提高水平,一定要传授给这些可爱的陕北娃更多的知识。尽管他们穿的粗布衣服打着补丁,他们那种纯朴的美德却不断地感染着我。夜晚,窑洞里,油灯下,我苦读备课。清晨,我带着学生们朗读课文、背诵诗歌,看到学生用崇敬的眼神望着我,我明白那是他们对文化知识的崇拜,是对我的认可和尊敬。教这些陕北娃发音、语言表达是第一关,那时还没有全民推广普通话,和我这个北京人朝夕相处潜移默化,他们渐渐地与我用普通话交流,朗读课文读音也很标准了。一次的学校大会上,我的学生用普通话发言,让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十分惊讶,从此乡里学校组织的公开课责无旁贷地落在我们班。夏宝庆(第二排右四)在安塞县第二中学任教时与学生合影当年是这些陕北学生娃让我的生活充满了乐趣。现在学生们就像孩子似的,一样一样地述说着那个时候在我身边时的情景:“夏老师您一从北京回来,我们就去老师那里,吃老师带来的北京糖,要毛主席纪念章,对老师从北京带来的各种书籍爱不释手。”那时一到周末,学生们都争着请我到他们家去吃杂面。回想起来,那年月,在陕北吃上一顿杂面如同过节一样。豌豆和麦面混合和的面,在巧手婆姨的擀杖下擀得像纸样的薄。放在案上来回折叠、码好,切成又细又长的面条,一儿一把,大锅烧开水,煮的时候,水要宽滔,一次下一把,正好捞一碗,配上西红柿臊子再放个鸡蛋--那个香啊!每每享此殊荣,真的让我好感动,也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当时老乡的生活很艰难,然而对老师的敬重可是陕北的民风民俗呢。曾让我引以为自豪的一件事,是1974年的安塞县中学生乒乓球比赛,我率王窑中学乒乓球队三员虎将前去参战,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进人前三名,让一直稳坐乒乓球比赛冠军的县中学队震惊,不住地咨询我是怎么训练出来这么厉害的球队,那当时可得保密哦!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个我引以为傲的学生张世义,他家境贫寒,但在学生中学习最刻苦,他的普通话说得非常好,作文一直受到校领导的表彰。后来,他恰巧也在我当年任教的学校教书。他的同学曾告诉我说,当年他想当老师,上师范读书没有钱,是靠在乡间说书赚学费才完成了学业。那次回访第二故乡时,我见到了他,他那敏捷的思维、、诙谐的口才,让我似乎看到了他在课堂上授课的风采,我很开心。他喝酒时,一副陕北汉子的豪爽畅快,也让我由衷地喜爱。至今他一直在网上与我保持着联系,为了思念我这个老师,他把网名改的与我的网名相近,我叫岁月如歌,他是岁月如诗。回忆我当老师的日子,有一位恩师不能忘,那就是王窑中学的老校长侯封郡。2010年我重返故里,最迫切要寻找的人就是他,从20世纪70年起在王窑中学从教近6年时间,这位兄长般的老校长伴我成长,我们经常探讨教书育人的经验,交流人生的感悟。他是我的入党介绍人。那是1974年的一天晚上,我坐在他家的土炕上喝着滚烫的米酒,他关切地说:“夏老师,你该写入党申请书啦!”“不好意思,我条件不够啊!”“太谦虚了,你做得很不错啊!”说心里话,四年来,我的教学一直受到同事的好评,但我感到还需努力才对,在侯校长的鼓励下,我庄重地交了第一份人党申请书,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一别30多年,几经周折,我联系上侯校长的儿子侯彦——这个当时还未入学的孩子,如今已是延安地税局的领导了。他激动地说:“夏老师,您专程来看我的父亲,我感谢您”。又见到老校长,他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了。他眼里的泪水在打转转,我的眼里也涌出点点泪花,那份深情、那份友谊真的很难用语言表述,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那时,在学校几乎每周我们都在一起饮酒畅谈,这是很多老师交流的方式,现在老人喝酒的习惯没变,只是喝得量少多了。在安塞从教近9年,只要回忆起当老师的日子,我的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静。总是忘不了陕北的小米养育了我,忘不了伴我同行的每一位朋友。我的那些曾经天真、活泼、纯真的学生,如今都年过五旬了,大多默默地在这块黄土地上过着平静、安谧的生活,也有不少人已经走上领导岗位,担负起重任,我可也算桃李满天下了。我在这块黄土地上成长,并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段历史,给我生命画卷涂上浓浓的一笔,永不退色。远隔千山万水,却隔不断我对这块黄土地深深的思恋。夏宝庆,1951年出生,1968 年12 月底来到安塞王窑乡王窑大队插队。1970年8月至1978年8月,先后在王窑中学和安塞县二中任教并担任县二中办公室主任。回北京后担任北京西单商场培训中心教务主任、国家商联会温泉专业委员会培训处长。2009年9月担任延安安塞北京知青联谊会副会长,2021年4月任延安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北京知青分会副主席。